曾橋夕照

        所謂的『曾橋夕照』指的就是於西港大橋欣賞曾文溪的落日美景。

         西港大橋舊稱曾文溪大橋,簡稱『曾橋』,長八百八十公尺,昔日

        為臺南縣的第一長橋。架於曾文溪之橋有三,本鄉之「曾橋」乃最

        下游之一橋,位於西港、安定兩鄉交界。創於日治期間,時之臺南州

        知事今川淵,在任中力爭曾文溪治水,並謀架橋以實現,至民國二十五

        年(日昭和十一年)始見其完成,初名「君代橋」,光復後改稱今名。

        南縣八景之中,曾文溪占其三,其上遊即「青潭圳聲」,中游即「菜溪漱石」

         ,下游即「曾橋晚照」,除中游「菜溪漱石」之外,均係人工輔以自然之美,

        乃自然景觀加以文化景觀,因而壯大其色,復經文人潤色渲染,始被世人認識。

        每當夕陽斜墜,西海一面紅霞,波光瀲艷,壯觀無比,日沒,轉眼東望,正是玉兔

        東升,時而輕風拂面,四方靜寂。只聞橋下水鳥游戈之聲,而不見其影。一到,則

        溪流滔滔,每逢夏季洪水如萬馬奔騰,而洪水一退,則水位降低,流細且緩,於焉

        現出大幅之「河川成」,可以耕耘。冬收之後,變成溪埔,風起砂煙,茫茫無界,

        誠是凄涼而又壯觀。尤以雨霽天晴,眼界特別分明,則觀兩道護堤,自遠山而下,

        直至海門,令人頓起畏敬之念,不禁喟然歎曰:人力之可以征服自然也如是。

        琅環吟社同人陳峻聲,作「曾橋晚照」,題云:「如虹高掛夕陽時,鞭石工夫景絕奇;

        瀾眼紅流波瀲艷,半溪碧泛水迷離,鯤鯓帆影浮天際,鹿耳潮聲捲地馳;好是炊煙霞喚彩,

        金光萬縷勝朝曦。」綠社石人林泮有「曾文溪晚釣」詩云:「子牙心跡子陵遊,大半生涯寄

       釣鉤;君代橋邊殘照冷,曾文社口晚風秋。乘綸只在煌波裡,載笠尚依古渡頭;不必富春兼

渭水,比間亦可傲王侯。」按曾橋原為「西港渡頭」遺跡,諸羅縣志有載。